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19|回复: 0

[高考专题] (2015高考试题汇编)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复制链接]

1520

主题

368

回帖

879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92
发表于 2015-8-3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1.(课标I卷.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课标II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3.(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4.(山东卷.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D.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5.(浙江卷.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6.(广东卷.24)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7.(上海卷.20)A、B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VIII和IX)缺失导致。图6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点。一对健康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患有色盲和血友病,一个患有血友病,一个患有色盲,一个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母亲体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位点最可能是(   )

8. (上海卷.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5/16                                        D.6/16

9.(海南卷.29)(10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_______。

10.(北京卷.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 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___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__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11.(江苏卷.30) (7 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 人有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 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Msp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 的基因型是    。 Ⅲ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3)若Ⅱ2 和Ⅱ3 生的第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___倍。
(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Ⅱ2 和Ⅱ3 色觉正常,Ⅲ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若Ⅱ2 和Ⅱ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

12.(福建卷.28)(14分)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_________。由于三倍体鳟鱼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13.(山东卷.28)(14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14.(天津卷.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实验
编号        接种方式        植株密度(x106株/公顷)        白粉病
感染程度        条锈病
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
产量
                A品种        B品种                        
I
单播        4        0        —         + + +        +
II
单播        2        0        —        + +        +
III
混播        2        2        +        +        + + +
IV
单播        0        4        + + +        —        +
V
单播        0        2        + +        —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        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四川卷.11)(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16.(课标I卷.32) (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_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

17.(课标II卷.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_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此外,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18.(安徽卷.31)I.(15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________中不同的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_________。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________,在控制之死效应上,CL是_________。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研究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会出现_________或________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19.(广东卷.28)(16分)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型        复眼形状        体色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长
突变型        残        菱形        灰        .........        短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受精卵通过______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______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列为______。  

20.(上海卷.综合题六)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24。

55.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据表2分析,控制毛色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W和色素淡化基因C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基因C包括C+(原有毛色)、Cb(奶白色)、Cs(纯白色)、c(白化)。其中,Cb 和Cs对C+呈隐性,对c呈显性,且基因C对基因W有抑制作用(C+除外)。
56.基因型分别为Cbc和Csc的两只猫交配,F1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 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57.考虑基因W与基因C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58.基因型分别为WlW+C+Cs与WTW+Csc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
【名师点睛】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考死记硬背容易混淆,要想准确分析,考生需要对遗传规律非常熟悉,能运用遗传的规律进行推理、分析。考生要明白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主要区别,还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醒考生平时注重知识的识记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2.【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有:缺失、增加、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有:细胞中个别染色体数的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本题很好的考查了考生对教材中出现的遗传病例的识记能力。
3.【答案】D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前提条件及等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能力。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内容涉及遗传定律的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对遗传定律的成立条件及其实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4.【答案】C
或XabY或XAbY,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D项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以人类遗传系谱图为载体,考查学生有关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由于涉及两对基因控制一种遗传病,所以给学生在分析、表达个体基因型上增加了一定难度。如果学生能结合选项的提示,模仿表示个体的基因组成,同时从系谱图中男性个体入手分析,结合“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且只能有母亲传来”的伴性遗传规律就会迎刃而解。
5.【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人类遗传病的判断、遗传概率的计算及变异原因的推断。
【名师点睛】遗传病误区警示:(1)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传染病。(2)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3)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携带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推断,要学会从配子入手来解答。
6.【答案】AD

7.【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要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明白男性的X染色体总是来自其母亲以后传给其儿子。因此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从男性分析入手。本题还要主题题干信息,切记不能忽略。
8. 【答案】D

【考点定位】遗传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考生依据平时所学的遗传规律知识,再结合题中给出的条件即信息,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最终获取答案。花长为24mm个体基因型中含有机体显性基因、几个隐性基因,学生可借助二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在根据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互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其是杂合子。
9.【答案】(1)自由组合      交叉互换     (2)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3)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3)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考点定位】遗传和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减数分裂中遗传和变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熟练解读减数分裂图像、深入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是解决本题关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加强与遗传变异相关的减数分裂有关的图像识别训练,最好能自己动手绘出与遗传规律相关的分裂图像。
10.【答案】(1)相对     显    Aa    aa     (2)两    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基因突变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具体涉及有显隐性状的判断;亲子代基因型的推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出现概率等问题,都比较常规,简单,学生容易得分。涉及的基因突变的实质分析也不难理解,只有最后一个小问,需要学生灵活组织生物学术语准确表达,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11.【答案】(1)Aa、aa    (2)Aa    279/280    (3)46.67    (4)AaXbY    1/3360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遗传规律的应用对学生一直是难点,但由于也是重点,学生们在掌握这些定律的应用时关键要抓住实质,灵活运用。首先是要掌握会结合杂交遗传实验分析性状的显隐性;其次是区分是否属于伴性遗传;然后就是正确运用顺推和逆推亲子代的基因型;最后才是计算相关个体的存在概率或者出生概率。本题中还涉及基因探针的应用原理以及电泳原理(相同基因距离点样孔相等)。
12.【答案】(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考点定位】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特征比例,9:3:3:1及其表现型特殊时即本题出现的9:3:4的时候,仍然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F1为双杂合子相互交配类型,从而推断出亲本为两纯合子aaBB和AAbb,其后,顺利解决(1)到(3)的问题,第4小题,涉及到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三倍体形成以及三倍体不育的相关知识,要求对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对减I和减II异常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预分析处理,本题的解决就很顺利了。
13.【答案】(1)常     X     X和Y(注:两空可颠倒)      (2)AAXBYB、aaXbXb(注:顺序可颠倒)   1/3      (3)0            1/2      (4)Ⅰ.品系1和品系2(或两个品系)    黑体     Ⅱ.灰体︰黑体=9︰7       Ⅲ. 灰体︰黑体=1︰1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遗传规律的应用一直是一个难点,这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本题有几个关键地方:一是根据表中杂交信息,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遗传(方法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反之位于X染色体遗传,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联);二是计算后代某种表现型所占比例(或者出现概率)要注意题意表述,尤其是所占比例的总数;三是解决遗传实验中探究问题,应注意由果执因法的应用(即把结论当作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14.【答案】 (1)A  Ⅰ 、Ⅱ小麦都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混播后小麦感染程度下降
(4)Ttrr     ttRr     18.75%(或3/16)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知识,遗传中基因型的推断等知识。
【名师点睛】考生想要判断出抗白粉病的品种,就要看表格中给出的结果——白粉病的患病程度来进行分析,不患白粉病的肯定对白粉病菌具有抗性。在实验中探究的往往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考生可从表格Ⅳ、Ⅴ组看出自变量是B品种的播种密度,因变量是患白粉病、条锈病的程度及单位面积的产量,由此即可写出探究的内容。混播与单播相比虽说两种病都患,但患病程度比单播时轻,导致产量提高,即可理解为混播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即混播时感病程度下降。(4)题的作答首选要判断出显隐性,因此可从丙组入手。显隐性已知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了。注意求丙子代自己 后代无病植株的比例,要知道这里的无病植株指的是既不患白粉病也不患条锈病的;为了计算的简便可先分为两个基因分离定律的问题再综合来解答。
15.【答案】(1)①灰色  性状分离  2/3  ②18%  下降  自然选择 
(2)①X  BBXrY  4  ②8或6  1/32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涉及伴性遗传、生物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以及生物进化的实质等知识点。
【名师点睛】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1)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2)设置隐性雌和显性雄个体杂交还可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显隐性的判断:(1)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进行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2)亲本自交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16.【答案】(1)1:1     1:2:1  0.5
(2)A基因纯合致死      1:1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推理和计算。
【名师点睛】今年的高考遗传题是历年全国高考中最简单的。这就告诉考生不要以为高考中遗传题一定很难,在题容易的时候还是要细心,认真对待,以免大意失荆州。简单的遗传题中,也有其限制条件存在,做题时考生要注意限制条件在解题中的作用。
17.【答案】(1)不能(1分)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祖母(2分)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
不能(1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及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名师点睛】今年的高考遗传题是历年全国高考中最简单的。这就告诉考生不要以为高考中遗传题一定很难,在题容易的时候还是要细心,认真对待,以免大意失荆州。简单的遗传题中,也有其限制条件存在,做题时考生要注意限制条件在解题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做本题最好先依据题意画出遗传系谱图,然后依据常染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存在交叉遗传,而常染体上基因的遗传则无此特点)及子代个体基因的来源(父本提供的精子和母本提供的卵细胞)进行推理、判断是解决该题基础。
18.【答案】I.(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 1      6      1/3      (2)显性     隐性    (3)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重在检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干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答案】(1)多对相对性状且易区分       假说演绎
(2)减数分裂     增殖分化(分裂分化)
(3)进化     随机性
(4)2    长翅:短翅=1:1

【答案】55.WT、Wh、WI、W+
56.奶白色:纯白色=1:1
57.WhWIC+Cb   WhW+C+Cb    WhWIC+CS    WhW+C+CS
58.3/4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以猫毛色的遗传为知识载体,考查考生对遗传规律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中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解释、推理,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专题WORD文档下载: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全套打包)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4-20 21: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