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6|回复: 0

2018届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入学检测高二生物试题

[复制链接]

1520

主题

368

回帖

879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792
发表于 2017-2-15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届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入学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50×1,共50分)
1.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体液的四种成分,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四种液体可相互转化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溶菌酶等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③中液体成分在人体中所占比例最大
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②中完成的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保持不变
3.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氨基酸、胰岛素等通过①被吸收进入血液
C.抗利尿激素可以影响②过程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5.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6.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若刺激Ⅱ处,则M收缩该过程称为反射
7.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a、b、c、d四处安放灵敏电流计,现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b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
C.c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          D.d处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8.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                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10.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1.下列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的是
A.水平衡调节中枢      B.体温调节中枢      C.呼吸中枢      D.生物节律
12.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养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C.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13.下面有关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变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后,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
B.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素分泌增加
C.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原
14.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C.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增多                 D.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15.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16.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17.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作用的物质
18.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B.泪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
19.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20.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在果树挂果时用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B.在扦插时,用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生根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籽果实         
D.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可以提高芹菜的产量
2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
23.右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24.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围绕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可以先进行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生长状况等
C.该实验一般不需要用不含生长素的蒸馏水做对照
D.该实验处理插条的方法包括浸泡法和沾蘸法
25.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26.如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2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防治,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波动、稳定和下降
C.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D.种群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下降
28.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可以先进行稀释后再计数
29.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0.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31.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④该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3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33.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34.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35.下列不属于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是
A.禁止过量采伐森林        B.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C.草原上适当种植防护林    D.彻底消灭有害生物,保护植被等生产者
3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且带有全球性的特点
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       D.物质循环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
37.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C所同化的能量为B同化能量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D
3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3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植物只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信息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传递给高营养级
40.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41.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来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  )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A.①  B.②   C.①②          D.③
42.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        e.背光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                 B.                C.               D.
43、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仓库条件        高温高湿        高温干燥        中温高湿        中温干燥        低温高湿        低温干燥
赤拟谷盗        100        10        86        13        3        0
杂拟谷盗        0        90        14        87        97        100
A.种内互助               B.种内竞争        C.种间竞争       D.种间互助
44.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45.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46、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4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8.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49.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5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cal/(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cal/(m2·a)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
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D.据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每空2分,共12分)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Ο-<”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的电位变化为                ,图中         点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d点,图中                    点可发生兴奋;
(4)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相接而形成突触。

52. (9分)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X激素的分泌量___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___,但该病患自身的产热量__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都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病。

53.(9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每空2分,共12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 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 ]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2) 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 图中可见,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作用的是          。
(4) 当人突然进入到寒冷环境中,激素c与
                (激素)分泌量将增加,共同作用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

55.(8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图2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 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填成分)。碳元素在甲和己之间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
(2)图1中三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丙的粪便是第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图2中,若A表示图1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
(4)图2中的E所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与图1中的_______相同,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用图2中小写字母表示)。


2018届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入学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1,共50分)
1-10:ACBAB  ACDAA   11-20: CCABD   DBCDB  21-30: DDBCA DDDBA  
31-40:BBDCD   ADABC   41-50: BDCDC  DCAB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 (每空2分,共12分)(1)神经中枢  ①→②→③→④→⑤      
(2)内正外正  abcde
(3) cde     (4)胞体或树突

52.(每空1分,共9分)(1)突触小泡 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 未被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 减少    (2)减少 增加 高 等于  (3)自身免疫

53.(每空1分,共9分)
(二)3、4、5(全对才给分)  2
(三)(1)1 3 
(2)1 2 
(3)1 4
   (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54.(每空2分,共12分)
(1)促甲状腺激素(或促激素)
(2) 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 ④和⑤  
(4) 肾上腺素   提高[来源:学科网ZXXK]

55.(每空1分,共8分)
(1)生产者  二氧化碳  
(2)丁  二   
(3)第二营养级(乙)的同化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4)戊  g/b



2018届高二下学期生物入学试题.zip

812.12 KB, 下载次数: 104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4-20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