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4|回复: 0

[高考专题] (2015高考试题汇编)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复制链接]

1524

主题

368

回帖

881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14
发表于 2015-9-3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课标II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海南卷.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4.(海南卷.22)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5.(天津卷.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最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6.(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7.(四川卷.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8.(四川卷.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9.(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10.(海南卷.28)(9分)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表示初级消费者。

11.(课标II卷.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12.(安徽卷.29)II . (9分)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和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山东卷.27)(12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保护。

14.(广东卷.26)(16分)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
pH值        5.8(对照)        4.0        3.0        2.0
桃树        2.20(100)        2.19(99.55)        2.13(96.82)        1.83(83.18)
腊梅        3.65(100)        3.58(98.08)        3.44(94.25)        2.95(80.82)
木樨        1.07(100)        1.07(100)        1.05(98.13)        0.96(89.72)
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
(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________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__________色。酸雨中的SO42-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________,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
(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程度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
(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植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
【名师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非生物成分。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均达到动态平衡。
2.【答案】D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能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深入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3.【答案】B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生物与环境中实例考查了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某些生物学现象的能力。目的在与引导学生不能纯粹死学、死记生物理论知识,还要善于结合实际生物学现象真正理解相关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才能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4.【答案】B

【考点定位】食物链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森林生态系统及群落等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群落概念的理解能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区分种间关系、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
5.【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的部分知识、种群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原因。
【名师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是理解从属关系的关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知识的识记是正确作答的必要条件。识记并理解群落的定义,从而就可以判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6.【答案】B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本题以实例——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变式图解,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解决本题一方面要细心,另一方面要靠掌握的准确而全面的知识,如每一营养级能量流向分配情况等。
7.【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同时涉及细胞内部相应的物质变化及去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以及群落演替时相应变化。
【名师点睛】光的补偿点是指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的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在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转折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影响光合速率,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
8.【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群落的结构,涉及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知识点,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对群落结构的理解:(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
9.【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涉及激素调节、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等知识点。
【名师点睛】各种植物激素作用辨析:
(1)在生长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生长的原理在于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2)在果实方面:生长素和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而脱落酸则促进果实脱落。
10.【答案】(1)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2)大气中CO2库   生产者   分解者    C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名师点睛】本题以红树林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碳循环的理解能力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识记能力。要求考生准确识别图形,根据碳循环中各类生物的功能判断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其中生产者与分解者的相关箭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答案】(1)2.2头/km2 (2分)       2头/km2(2分)
(2)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特征中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对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知识。
【名师点睛】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某生物的个体数量。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时,再结合种群密度的定义计算出该时期的种群密度。捕食关系的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因此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样的食物链中,丙多则乙少,乙少则甲多。能量流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结合乙种动物和丙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别是判断它们同化量谁大谁小的关键,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大于高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12.【答案】II (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等      (4)一年生草本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生态学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群落中种间关系的区别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掌握情况。由于都涉及有数学曲线图的分析,适当增加一定难度。
13.【答案】(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学科网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学中各个方面的知识,其中以数学模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载体的试题需要学生分析理解其含义后才能正确作答。其中关键信息“直线p表示Nt+1= Nt”含义是在直线p上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不变;位于直线p上方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上升;位于直线p下方的点表示种群数量下降。
14.【答案】(1)基粒(或:类囊体薄膜)黄绿色   [H]和ATP   C3的还原
(2)增大随着pH的降低,叶绿素的含量逐渐降低腊梅叶绿素含量受pH的影响更明显
(3)抵抗力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本WORD文档下载: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全套打包)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4-26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