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回复: 0

定远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

[复制链接]

1529

主题

368

回帖

883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39
发表于 2023-12-12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远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B.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生物前则是地球生最大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详解】A、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A正确;
B、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既能独立起作用,又能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D、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因此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能说明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 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C. 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A错误;真核细胞中含有很多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功能不同,因此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B正确;
生物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含量差异都很大,C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3. 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或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后不需加热都能显现紫色
B.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
C.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骨架
D. 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可能找不到,B错误;磷脂双分子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构成,C错误;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主要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D正确。
故选D。

4. 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B. 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C.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D. 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恒定的无机盐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子或离子易溶于水,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恒定的无机盐浓度。
【详解】A、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由于物质进入生物体内都是以小分子或离子的状态,而水对于这些小分子离子就是最好的溶剂,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运输的基础;A正确;
B、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B正确;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D、维持浆的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无机盐浓度;D错误。
故选D。

5. 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 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
C. 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
D. 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答案】CD
【解析】
【分析】油菜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说明可溶性糖转变成脂肪。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所以这种转化不会改变种子对N元素的需求。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成可溶性糖,分解脂肪的脂肪酶活性增强。
【详解】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的含H量高于糖,在有氧呼吸时,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所以脂肪贮存的能量多于糖储存的能量,A错误;
B、由图看出,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成脂肪,但是这种转变不需N元素,因为脂肪和可溶性糖的元素组成都没N元素,该过程中,种子需要的N不会增加,B错误;
C、种子萌发时,随着天数的增多,脂肪明显减少,说明脂肪酶的活性较高,C正确;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后供能,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D正确。
故选CD。

6.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链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 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C. 核酸分子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双链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着2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只有两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A错误;
B、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B正确;
C、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核酸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
D、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二者混合使用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正确。
故选A。

7. 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A正确;
B、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水分子是能通过细胞膜的,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载体蛋白等,C正确;
D、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B。

8. 肝脏细胞是体内脂类代谢中心,作原料的脂肪酸可以直接吸收食物中的外源性脂肪酸,也可以由内源性的糖和氨基酸转化生成。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甘油三酯后,既可以进入细胞脂库储存,也可以结合载脂蛋白从肝脏运出,脂肪过量积累会导致脂肪肝。脂肪酸也可以和甘油合成甘油二酯,并进一步合成磷脂,磷脂可以和脂肪相互转化。以下关于肝脏细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肝脏细胞有较大面积的内质网
B. 载脂蛋白的合成、转运都离不开线粒体供能
C. 肝脏细胞的高尔基体没有正确的修饰磷脂合成酶,可能导致脂肪肝
D. 载脂蛋白由氨基酸在肝脏细胞核糖体中发生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折叠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
【详解】A、由题意可知,肝脏细胞是体内脂类代谢中心,故有较大面积的内质网,A正确;
B、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载脂蛋白的合成、转运都是耗能过程,离不开线粒体供能,B正确;
C、磷脂合成酶为胞内酶,不经过高尔基体的修饰,C错误;
D、载脂蛋白为胞内蛋白,在肝脏细胞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并进一步盘曲折叠而成,D正确。
故选C。

9. 下面两图是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④⑤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
B. 甲图中由于含⑦所以该细胞一定是叶肉细胞
C. 乙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⑥⑦;其中⑤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D. 甲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判定依据是含有①⑦⑩且不含乙图中的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后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乙图中④细胞膜、⑤线粒体、⑥高尔基体、⑧内质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联系,例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需要他们协调配合完成,A错误;
B、含有⑦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叶肉细胞,如气孔的保卫细胞、幼茎的某些细胞等都可含叶绿体,B错误;
C、乙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⑤线粒体和⑦核膜,而⑥高尔基体为单层膜,其中⑤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错误;
D、动物和低等植物含有中心体,甲图中含有①细胞壁、⑦叶绿体、⑩液泡,且不含有乙图中的②中心体,所以是为高等植物细胞,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 ③在所有的生物细胞中都存在
D. ④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①是核膜,具有双层膜,4层磷脂分子层,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故A正确;
B、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但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故B错误;
C、③是核仁,真核细胞才具有,原核细胞没有的结构,故C错误;
D、④是核孔,有利于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故D错误。
故选A。

11. 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蔗糖溶液对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1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B. 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 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D. 图中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液泡膜,5是细胞质,6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7是细胞液。
【详解】A、图中1是细胞壁,细胞壁具有全透性,6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6中充满了外界溶液也就是蔗糖溶液,A正确;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图中2是细胞膜,4是液泡膜,5是细胞质,所以图中2、4、5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错误;
C、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颜色逐渐变深,C错误;
D、据图无法判断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还是已经完成质壁分离,所以无法判断6处的浓度和7处的浓度的大小关系,D错误。
故选A。

12.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        B. 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
C. 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胞吞作用:胞外物质通过质膜包裹,质膜内陷并形成膜包被的囊泡,囊泡与质膜脱离进入胞内并在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和生理功能,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据题图可知,在细胞膜的内陷区域周围附着网格蛋白,且在形成的囊泡的最外层也围绕着网格蛋白,说明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A正确;
B、据题图中受体与特殊大分子蛋白结合可知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但胞吞作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囊泡膜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故囊泡膜的基本支架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该过程中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的大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泡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睛】结合胞吞作用的内涵分析题图是解题的关键。

13. 滨藜是一种耐盐植物,当处于高盐环境中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促使Na+ 进入液泡;同时激活S蛋白,将Na+ 排出细胞,从而使细胞质中Na+ 的浓度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蛋白质变性。其耐盐机制如下图所示。

以上过程中,Na+ 进入液泡的方式为(    )
A. 胞吐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比如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磷脂)都属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比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比如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据图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Na+含量较低,液泡中的Na+含量较高,因此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通过N蛋白(载体蛋白)进入液泡,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是主动运输,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关于酶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微量高效,能调节酶促反应.
B. 酶在适宜条件下活性最大,其活性可因反应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C. 利用淀粉和蔗糖两种物质探究淀粉酶专一性时,用碘液进行检测
D. 酶促反应中,酶能高效提供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2、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作用是催化而不是调节,A错误;
B、酶的活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改变,B正确;
C、利用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分解,C错误;
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而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D错误。
故选B。

15. 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欲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反应底物
B. 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将温度降低到25℃,酶活性会逐渐增强
C. 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其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
D. 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分析题图:65℃底物浓度不随反应时间变化,说明65℃酶已经失活,45℃底物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的速率最快;说明此温度为酶的较适宜温度。
【详解】A、由图不能得出45℃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65℃条件下,该酶已经失去催化能力,降低温度,酶活性不可恢复,B错误;
C、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不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C错误;
D、在图中的三个温度中,45℃酶活性最高,则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D正确。
故选D。

16.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B. 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最易断裂
C. 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 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为ATP的结构及ATP和ADP的转化过程;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即该过程也可发生在原核细胞内,A错误;
B、ATP分子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即题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④最易断裂,B错误;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C错误;
D、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都是蛋白质,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D正确。
故选D。

17. 图中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体细胞进行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 丁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C. 丙中含有磷酸键,是 R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发生乙→甲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ATP的中文全称为三磷酸腺苷,它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的磷酸基团构成,其中腺嘌呤和核糖共同成为腺苷,因此,图中甲为ATP,则乙为ADP,丙为AMP,丁为腺苷,戊为磷酸基团。
【详解】A、细胞中的ATP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错误;
B、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是Pi,可用于合成甲(ATP),错误;
C、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正确;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均可以发生乙一甲过程,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要根据图示过程确定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的物质名称,并要知道只有丙才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TP分子的结构组成:

18.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用柱形图表示了呼吸作用中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之间的关系,乙图用曲线图表示了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的变化,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19.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况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
B.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C. I点较A点CO2浓度低,说明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
D. 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影响罩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因素有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而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取决于二者的相对速度,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详解】A、BC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凌晨时温度较低,因此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
B、FG段原因是中午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大量关闭,CO2吸收减少,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B正确;
C、I点较A点CO2浓度低,少了的CO2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因此,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C正确;
D、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D点前就已开始,D错误。
故选D。

20.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 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 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D. 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其中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A正确;
B、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内的部分基因会选择性表达,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被动的过程,C错误;
D、端粒学说认为基因的DNA序列丢失或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C。

2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 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攻击磷脂可能引起细胞衰老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D. 在细胞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而产生癌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 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因此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A正确;
B、细胞进行的各种氧化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此外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攻击磷脂分子时,产生同样的自由基,自由基继续进行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进而可能引起细胞衰老,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正确;
D、原癌基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抑癌基因抑制细胞不正常分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是正常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必须的,不会导致细胞癌变,导致癌细胞的产生是细胞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22. 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其整个身体呈透明状,易于观察个体的发育过程。秀丽隐杆线虫的成虫总共有959个体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有131个细胞将通过凋亡的方式被去除,因此其常被用于细胞凋亡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衰老和成虫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
B. 端粒学说不能用于解释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衰老
C. 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凋亡是由特定基因调控的
D.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坏死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2、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
【详解】A、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A错误;
B、秀丽隐杆线虫含有染色体,所以可以用端粒学说解释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衰老,B错误;
C、细胞凋亡都是由特定基因调控的,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C正确;
D、如果收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则秀丽隐杆线虫的生长会发生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23. 矿难发生时,经常会有部分矿工被困坑道内。事故发生后,政府会以最快速度进行救援,打通生命通道,向被困人员输送水和营养液。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C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Fe是构成红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P元素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
(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这些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___________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中,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分别是___________。
(3)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___________。入冬后, 植物体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    ①. 血红蛋白    ②. 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③. 脂肪    ④. 核酸    ⑤.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    ⑥. 结合水    ⑦. 降低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大多数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多种功能。无机盐的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②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③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1)被运送的牛奶、奶粉中都添加钙、铁等元素。其中C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Fe是构成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元素,P元素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
(2)组成细胞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这些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中,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单糖。
(3)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含量越高,则代谢越旺盛,故入冬后, 植物体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会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中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掌握水含量与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 正常细胞中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含有信号序列,没有进入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重组前和重组后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结果可知,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否进入内质网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信号序列对所引导的蛋白质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特异性。
(2)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分泌蛋白能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则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葡萄糖激酶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信号序列。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    ②. 没有   
(2)    ①.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②. 流动性   
(3)    ①. 没有    ②. 细胞质基质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科研小组除去内质网蛋白的信号序列后,将信号序列和细胞质基质蛋白重组。
【小问1详解】
重组前内质网中的内质网蛋白含有信号序列,而内质网外的细胞质基质蛋白不含信号序列;重组后内质网中出现了有信号序列的细胞质基质蛋白,而除去了信号序列的内质网蛋白出现于细胞质基质中,说明蛋白质的分布与信号序列有关。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是否能够进入内质网取决于蛋白质是否有信号序列;该信号序列既可以与内质网蛋白结合,也可以与细胞质基质蛋白结合,说明该信号序列没有特异性。
【小问2详解】
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再由胞吐形式出细胞,此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故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有信号序列,而从内质网输出的蛋白质不含信号序列,说明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问3详解】
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功能,说明该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因此该酶没有信号序列。由于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故在细胞中,葡萄糖激酶分布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5. 肠腔液中的Na+浓度远高于小肠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两侧形成Na+浓度梯度。小肠上皮细胞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A,将肠腔中的Na+顺浓度梯度运入细胞的同时,也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B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侧有很多微绒毛,微绒毛能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高效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载体蛋白A和载体蛋白B的功能有区别,这取决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所形成的___________不同。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除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主动运输    ②. 协助扩散    ③. 载体蛋白A    ④. 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⑤. 空间结构    ⑥. 胞吞和胞吐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此外,一般情况下,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
【详解】(1)依据题干信息,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运入小肠上皮细胞,且需要载体蛋白A的协助,可知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B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这种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2)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A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和胞吐。
【点睛】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中档题。

26. 研究提高植物对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究过程回答问题:
(1)历史上,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CO2的固定过程如下:
为了探明碳途径:将_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取样藻浸入热的乙醇中,其作用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上面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份进行比较。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
原因是: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_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______。
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    ①. 14C    ②. 杀死细胞(使酶失活)、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    ③. 分离    ④. 抑制    ⑤. ATP    ⑥. 呼吸作用    ⑦. 适当升温、控制增施CO2的时间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将二氧化碳和C5固定形成C3化合物,C3再被还原成多种有机物的过程,为了研究C的转移路径,可用同位素示踪法追踪C的转移过程。
【详解】(1)为研究CO2中C的转移途径,可将14C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并检测出现放射性的产物。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用热乙醇处理细胞,会使酶变性失活,从而杀死细胞,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细胞内的提取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依据此原理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分离开来。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随着反应时间越短,出现放射性的物质种类减少,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可知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应为C3化合物。
(2)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可能的原因为: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ATP、ADP、酶、NADPH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了细胞对糖的利用率。通过上述分析,要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可通过适当升温以降低淀粉的含量、或控制增施CO2的时间(或间断供给CO2)、以及加强对植物氮素营养的补充等途径增加产量。
【点睛】本题意在考查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等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及熟记和理解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 请根据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填写以下空白:
(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______上发生______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细胞的_____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_____。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________(填“增大”或“变小”)。
(4)由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常常也被成为____。
【答案】(1)    ①. 生理功能    ②. 稳定性差异   
(2)    ①. 全能性    ②. 干细胞   
(3)    ①. 增多    ②. 增大   
(4)    ①. 基因    ②. 细胞编程性死亡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小问1详解】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小问2详解】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理论上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因为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
【小问3详解】
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增多,主要是因为衰老细胞中物质转运效率下降导致的,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且细胞体积变小。
【小问4详解】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常常也被成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


以上试题及解析无图片或表格
需要完整试题及分离的答案、解析的WORD版,可以去这里下载。



下载链接1:https://pan.baidu.com/s/1Psqi6lk5698aTRXkTlPaOA?pwd=673i
提取码:673i

下载链接2:https://cloud.189.cn/t/JbIF7bAF3qIj (访问码:ibq8)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5-2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