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已关闭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0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下载

[复制链接]

1531

主题

368

回帖

884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49
发表于 2024-4-2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767.17KB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答案版).docx     42.61KB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61.77KB


下载地址1:

https://pan.baidu.com/s/1jtgq_eozFpEfVKxPb6gRpg?pwd=o5al
提取码:o5al

下载地址2:
https://cloud.189.cn/t/vYNnMzr2yUFn (访问码:pjn5)

内容如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3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哺乳动物体内的某种Rab8蛋白由207个氨基酸组成,可分为“活性”与“非活性”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其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GTP是指鸟苷三磷酸。该种“活性”Rab8与EHBP1蛋白部分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使其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囊泡运输。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Rab8蛋白中最多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B. Rab8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变性

C. 该种Rab8蛋白从“非活性”状态转化到“活性”状态时,接受GTP提供的磷酸使蛋白质结构磷酸化

D. 该种Rab8蛋白通过与肌动蛋白部分结构相互作用,转变成“活性”状态,参与囊泡的运输


2. 当细胞胞吞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细胞需要胞吐大分子时,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对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膜的大分子没有识别功能

B. 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C. 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D.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


3. 下列关于“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内容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新鲜肝脏研磨液是促进过氧化氢快速分解催化剂

B. 实验中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浓度是自变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因变量

C. 将2号试管放在6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的情况

D. 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过氧化氢不容易分解


4. 选取同一显微镜视野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测量其细胞长度(l1)和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长度(l2),通过引流法将其置于3% KNO3,溶液中。此后在几个时间点得到该细胞的l2/l1比值,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l2/l1        100        85.8        87.3        88.6        92.4        93.3        94.3        97.1        99

A. 细胞对相关物质的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导致l2/l1比值变化

B. 推测3分钟内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收缩

C. 实验中KNO3溶液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在8分钟时基本恢复初值

D. 依据表中的数据无法判断该细胞在8分钟时达到水分交换平衡


5. 下图为腺苷三磷酸的分子结构示意图,a、b表示相应的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基团

B. b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

C.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来自腺苷三磷酸和还原型辅酶Ⅱ

D. 腺苷三磷酸中的三个磷酸基团均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6.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能量转化过程。其中A、B、C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甲、乙代表能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H2O,在叶绿体内膜上被消耗,在线粒体内膜上生成

B. B是O2,其生成源于水的分解,其消耗伴随能量的释放和转移

C. C是CO2,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在线粒体基质中生成

D. 能量甲可被光合作用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能量乙可能是热能和化学能


7. 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8. 下图为某动物个体内发生细胞分裂的有关图像,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图4是细胞分裂的部分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依据图1中AB段曲线可以判定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B. 图2和图4可分别对应着图1中的FG和CD

C. 图1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图3中没有细胞板的出现,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9. 科研人员从大黄鱼中分离出具有高传代能力的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以可食用凝胶构建鱼肌支架,产生类似自然鱼肉的结构和纹路,并通过调控信号通路诱导附着在鱼肌支架上的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分化并有规则地生长,成功用组织状细胞培养出鱼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条大黄鱼的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中含有的核酸、蛋白质种类相同

B. 肌肉干细胞沿鱼肌支架有规则地生长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人工培养鱼肉是由活细胞增殖而成,不需要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估

D. 鱼肉的培养成功说明大黄鱼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0. 机体内的细胞衰老和死亡是常见现象,在个体发育的早期也会发生,个体的衰老是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衰老的总体反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可损伤线粒体内膜,从而造成ATP合成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B. 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松散,DNA的功能受到抑制,蛋白质合成减少

C. 在成熟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可以平衡细胞的增殖,这是维持组织正常形态和机能所必需的

D.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由基因调控的,机体内不同功能的细胞凋亡速度不同


11. 某二倍体昆虫中,雌虫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虫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雌雄虫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这对昆虫的基因型是(    )

子代性别        基因型

子代雌虫        BBEE        BBEe        BbEE        BbEe

子代雄虫        BE        Be        bE        be

A. BbEe和be        B. BbEe和bE        C. BbEe和BE        D. Bbee和BE


12. 研究人员调查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情况,得到相关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289,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XY同源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Ⅲ2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1

C. Ⅱ2与正常女性结婚,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36

D. 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病的概率为1/16


13. 关于某果蝇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 性别决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中不存在性别决定


14. 科学家利用32P标记基因组成为hr+和h+r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有34%hr+、42%h+r、12%h+r+、12%hr四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裂解是搅拌引起的

B. 经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被32P标记

C. 基因h、h+和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新类型的出现说明少数T2噬菌体发生了基因重组


15. dsRNA(单链RNA折叠形成的双链RNA)解链分开产生的siRNA先与蛋白质结合形成RISC复合物,再与mRNA对应片段结合形成部分双链RNA,最后使mRNA被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siRNA与对应识别的mRNA的碱基序列相同        B. RISC复合物中可能含有破坏mRNA中氢键的酶

C. siRNA阻碍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D. 通过siRNA可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是由50个氨基酸合成的某蛋白质激素结构简图,其中二硫键(-S-S-)是2个-SH被氧化而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激素中的肽键、二硫键的形成都可来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

B. 该激素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

C. 每条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D. 这些氨基酸合成该激素后,分子量减少了870


17. 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等淡水中,是一种易获得的理想实验材料。研究小组利用黑藻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黑藻叶肉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每个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

B. 利用黑藻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时,若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C. 可通过在遮光条件下测CO2释放速率来研究黑藻的呼吸速率

D. 若研究CO2浓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可向各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控制自变量


18. 某二倍体植物植株高度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D/d),这4对基因独立遗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并且具有叠加性,如AABBCCDD植株高为32cm,aabbccdd植株高度为16cm,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植株进行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亲本植株的高度都为24cm

B. F1植株基因型有12种,表型有6种

C. F1中植株高度为24cm的个体占3/8

D. 取F1中28cm个体与20cm个体杂交,其子代最矮个体高20cm


19. 细胞中某段DNA分子转录形成mRNA时,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与DNA结合并催化mRNA特定部位的腺苷基团脱去氨基转变为肌酐,肌酐易被识别为鸟苷,最终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出现异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注:终止密码子为UAA,UGA,UAG)(    )

A. 以DNA双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添加到RNA3'端

B. 若ADAR的作用发生在终止密码子上,则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可能不变

C. 经ADAR作用的mRNA与正常mRNA相比,分子中G+C/A+U的比值上升

D. ADAR对mRNA发挥作用而产生的变异可以稳定遗传


20. 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已经灭绝的亲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并进行测序。在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中残存的DNA片段,称为古DNA。古DNA和现代生物的DNA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NA序列的稳定性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标本中的DNA存在被降解甚至被其他生物DNA污染的问题。DNA本身也存在半衰期,且受温度及其他环境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破解古DNA的遗传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B. 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古DNA与现代生物DNA分子差异,杂合双链区的部分越少,说明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C. 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

D. 只依据DNA的衰变速度,就可以准确推测出尼安德特人所生存的年代


三、非选择题

21. 细胞内几乎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下图为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输入细胞内各结构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②这两种细胞器均含有__________(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该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

(2)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通过__________转运的,穿过了__________层生物膜。蛋白质从胞质溶胶运入内质网、线粒体或叶绿体是由位于细胞器膜上的蛋白质转运体转运的。被转运的蛋白质分子通常必须伸展以穿过膜,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特性。图示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穿过了__________层生物膜,该过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3)蛋白质从内质网或从生物膜系统的一个区室到另一个区室的转运是被转运囊泡摆渡的。囊泡可与不同的生物膜融合,因为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都是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依赖于生物膜结构的__________特点,该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


22. 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1)图甲实验中,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幼苗光合速率将减慢,原因是镁影响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含量,植物吸收__________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减少,最终降低了光合速率。

(2)图乙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在__________时最高、__________时最低。

(3)t4时补充CO2,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

(4)若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比t0时增加了64mg,则此阶段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__mg。

(5)从该实验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


23. 科研人员在研究果蝇(2n=8)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除存在常规减数分裂外,部分卵原细胞会发生不同于常规减数分裂的“逆反”减数分裂,“逆反”减数分裂在M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而在MⅡ(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完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经过大量样本的统计和比对,科学家发现染色体被分配到卵细胞中的概率不同,如图2所示。     

(1)果蝇在进行常规减数分裂时,与体细胞数目相比,染色体数减半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半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

(2)“逆反”减数分裂Ⅰ与有丝分裂相比,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基因重组发生在“逆反”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过程中。

(3)“逆反”减数分裂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据图2推测原因为__________。

(4)在观察果蝇卵巢细胞分裂过程时,发现了一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模式图如图3所示,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填“常规”或“逆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


24. 果蝇中有红眼(B)和白眼(b)之分,B、b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

(1)果蝇白眼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

(2)现以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红眼雄果蝇为亲本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纯合的长翅、灰身和残翅、黑身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均为长翅、灰身。为判断控制长翅和残翅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已排除长翅和残翅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利用F1设计杂交方案,并作出判断: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及结论: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不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


25. 小白鼠(2n=40条)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研究人员成功的将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中染色体1号和2号连接、染色体4号和5号连接,分别获得了“1+2”和“4+5”的胚胎干细胞。“1+2”核型的胚胎不能正常发育甚至致死;“4+5”核型的小鼠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且融合染色体可以遗传。“4+5”核型的小鼠和野生家鼠交配可形成后代,但成功的几率比普通的实验室家鼠低得多。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①提取单倍体的胚胎干细胞→②对其进行染色体改造→③获得具有新核型的二倍体细胞→④发育成胚胎、个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过程①中胚胎干细胞含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②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过程④形成的含有融合染色体的小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__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

(2)连接后的染色体仍然能够分别与两条未发生融合的同源染色体进行正常联会,且两两配对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受精能力相同,若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一条重接的染色体,称为重接杂合子;若含两条则是重接纯合子。利用重接纯合子“4+5”核型的小鼠和野生家鼠交配获得F1代,让F1代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代。相关染色体如图所示。请画出F1个体中体细胞的4号、5号及相关染色体组成图__________,

F2代中含有重接染色体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欲判断(2)F2中某个体染色体组成是否为野生型,请使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判断__________。

(4)“4+5”核型的小鼠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





2023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B    2. A    3. A    4.C    5. C    6. A    7.C    8. A     9. B    10.B

11.C    12.D   13. D   14. D  15. 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D    17. AB    18. ACD    19.C    20. BD


三、非选择题

21.(1)①. 核酸    ②. DNARNA蛋白质   

(2)① 核孔    ②. 0    ③. 选择透过性    ④. 2    ⑤. 发生   

(3)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流动性    ③.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22.(1)①. 叶绿素    ②. 光能    ③. NADPH和ATP      (2)①. t2    ②. t4   

(3)①. 减少    ②. CO2固定过程加快,但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不变    (4)60

(5)光合色素的含量、二氧化碳浓度


23.(1)①. 减数分裂Ⅰ末期    ②. 减数分裂Ⅱ末期   

(2)①. 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联会和四分体的互换    ②. 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3)带有交换片段的染色体有更高的概率被分配到卵细胞中  (4)①.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②. 常规


24. (1)白眼果蝇中雄性多于雌性,白眼雄果蝇的基因的只能从母本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子代雌果蝇   

(2)①. AaXBXb、AaXBY    ②. 8/9   

(3)①. F1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    ②. 长翅灰身:残翅黑身=3:1    ③. 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9:3:3:1


25. (1)    ①. 1    ②.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③. 19   

(2) ①.       ②. 3/4   

(3)显微镜观察F2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4)    ①. 不是    ②. “4+5”核型的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2023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B

【详解】A、由题意可知,Rab8蛋白由207个氨基酸组成,至少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A错误;

B、Rab8蛋白存在“活性”与“非活性”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说明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B正确;

C、由图示可知,Rab8蛋白从“非活性”状态转化到“活性”状态时,GDP接受GTP提供的磷酸和能量形成GTP,然后GTP使Rab8蛋白质结构磷酸化,C错误;

D、Rab8与EHBP1蛋白部分结构首先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使其再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囊泡运输,D错误。故选B。


2. 【答案】A

【详解】A、题意显示,当细胞胞吞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识别并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可见细胞对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膜的大分子有识别功能,A错误;

B、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的发生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正确;

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胞吞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C正确;

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D正确。故选A。


3. 【答案】A

【详解】A、该实验中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是促进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的生物催化剂,A正确;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自变量是反应条件,因此温度、催化剂种类是自变量,而反应物的浓度是无关变量,B错误;

C、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将2号试管放在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的情况,C错误;

D、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过氧化氢容易分解,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详解】A、细胞对水分子的被动运输、对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的主动运输,导致l2/l1比值变化,A正确:

B、由表格可知,3分钟内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是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B正确;

C、实验中细胞失水KNO3溶液浓度先降低,与此同时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经主动运输进入洋葱外表皮细胞,导致细胞吸水,在8分钟时KNO3溶液浓度不一定能够恢复初值,C错误;

D、依据表中的数据l2/l1还没有达到100%,无法判断该细胞在8分钟时达到水分交换平衡,D正确。故选C。


5. 【答案】C

【详解】A、a表示腺苷,包括腺嘌呤与核糖,P表示磷酸基团,A错误;

B、核酸包括DNA和RNA,b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只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

C、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来自光反应产生腺苷三磷酸(ATP)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C正确;

D、腺苷三磷酸中的三个磷酸基团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容易脱离,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D错误。故选C。


6. 【答案】A

【详解】A、A是H2O,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在线粒体内膜上生成,A错误;

B、B是O2,其生成源于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分解,其消耗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该过程伴随能量的释放和转移,B正确;

C、C是CO2,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被消耗,在线粒体基质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正确;

D、能量甲是光能,可被光合作用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能量乙可能是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8. 【答案】A

【详解】A、图1显示的是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AB段代表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出现该时期,不能判定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

B、图2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对就图1中的FG;图4细胞所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可分别对应着图1中的CD,B正确;

C、图1中CD段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FG段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正确;

D、图3细胞没有细胞壁,且细胞在中部缢裂,为动物细胞的分裂,没有细胞板的出现,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D正确。故选A。


9. 【答案】B

【详解】A、核酸包括DNA和RNA,同一条大黄鱼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所含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中的R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肌肉干细胞沿鱼肌支架有规则地生长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发生了细胞的分化,B正确;

C、人工培养的鱼肉是在体外培养而成,与正常的自然状态的鱼肉不同,仍需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估,C错误;

D、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指分化为完整个体潜能,鱼肉的培养成功说明大黄鱼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不能说明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详解】A、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可产生大量ATP,而自由基可损伤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从而可损伤线粒体内膜,造成ATP合成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A正确;

B、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B错误;

C、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两个过程共同维持机体内器官和组织细胞数目的稳定性,因此,在成熟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可以平衡细胞的增殖,这是维持组织正常形态和机能所必需的,C正确;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由基因调控的,机体内不同功能的细胞凋亡速度不同,D正确。故选B。


11.【答案】C

【详解】据题意可知,该昆虫的熊虫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基因型是BE、Be、bE、be,所以亲代雌虫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BE、Be、bE、be,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亲本雌性的基因型是BbEe;子代雌虫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 BBEE、BBEe、BbEE、BbEe,而卵细胞的基因型是BE、Be、bE、be,则精子的基因型是BE,由此可知亲本雄虫的基因型是BE,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Ⅰ3和Ⅰ4没有患甲病,生下患甲病的女儿Ⅱ6,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A、a表示,Ⅰ3和Ⅰ4的基因型为Aa,Ⅱ6的基因型为aa;Ⅰ1和Ⅰ2没有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儿子Ⅱ2,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B、b表示,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XBXb、XBY,Ⅱ2的基因型为XbY。

【详解】A、Ⅰ1和Ⅰ2没有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儿子Ⅱ2,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4和Ⅱ5不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儿子Ⅲ2,假设用B、b表示,Ⅱ4和Ⅱ5的基因型为XBXb、XBY,Ⅲ2的基因型为XbY,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XBY、XBXb,故Ⅲ2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1,B正确;

C、Ⅰ1和Ⅰ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_、aa,故Ⅱ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289,即aa为1/289,a的基因频率为1/17,A为16/17,AA为16/17×16/17=256/289,Aa为2×1/17×16/17=32/289,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256/289÷(256/289+32/289)AA,32/289÷(256/289+32/289)Aa,即8/9AA、1/9Aa,所以Ⅱ2(Aa)与正常女性(8/9AA,1/9Aa)结婚,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9×1/4=1/36,C正确;

D、Ⅰ1和Ⅰ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_、aa,故Ⅱ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Ⅰ3和Ⅰ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Ⅱ5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1/4=1/6,关于乙病Ⅱ4和Ⅱ5的基因型为XBXb、XBY,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1/4,故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病的概率为1/6×1/4=1/24,D错误。故选D。


13. 【答案】D

【详解】A、有丝分裂的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粒(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的分离,A正确;

B、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都是一次;但细胞分裂次数不同,分别为一次和两次,C正确;

D、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不存在性别决定,D错误。故选D。


14. 【答案】D

【详解】A、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不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A错误;

B、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结合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只有少量子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B错误;

C、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染色体,C错误;

D、亲代T2噬菌体的基因组成为hr+和h+r,子代出现了少数新类型(h+r+、hr),这说明少数T2噬菌体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


15. 【答案】D

【详解】A、siRNA与对应识别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A错误;

B、根据题意“RISC复合物与mRNA对应片段结合形成部分双链RNA,最后使mRNA被降解”,推测RISC复合物中可能含有破坏mRNA中磷酸二酯键的酶,B错误;

C、由于在siRNA作用下,mRNA最后被降解,使其不能继续翻译,因此siRNA阻碍了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C错误;

D、通过siRNA可抑制某些基因的翻译过程,若抑制的是致病基因的翻译,则可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D正确。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答案】D

【详解】A、该激素中的肽键的形成来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而二硫键是2个-SH脱氢而形成的,A错误;

B、该激素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一个来自氨基,另一个来自羧基,B错误;

C、每条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因为决定氨基酸种类的R基上也可能存在游离的氨基,C错误;

D、蛋白质合成时减少的分子量为失去的水分子量和脱去H的量,即(50-2)×18+6=870,D正确。故选D。


17. 【答案】AB

【详解】A、不同叶肉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不一定相同,A错误;

B、蔗糖不能被黑藻细胞吸收,所以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

C、植物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可通过在遮光条件下测CO2释放速率来研究黑藻的呼吸速率,C正确;

D、若研究CO2浓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可向各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控制自变量,D正确。故选AB。


18. 【答案】ACD

【分析】某二倍体植物植株高度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D/d),这4对基因独立遗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并且具有叠加性,如AABBCCDD植株高为32cm,说明一个显性基因决定的高度为4cm,aabbccdd植株高度为16cm,说明一个隐性基因决定的高度为2cm。

【详解】A、根据AABBCCDD植株高为32cm,说明一个显性基因决定的高度为4cm,aabbccdd植株高度为16cm,说明一个隐性基因决定的高度为2cm。因此AaBBccDd和aaBbCCDd由于都含有4个显性基因和4个隐性基因,故高度均为4×4+2×4=24cm,A正确;

B、亲本为AaBBccDd和aaBbCCDd,子一代基因型为2×2×1×3=12种,AaBBccDd和aaBbCCDd均能产生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配子、2个显性基因的配子,1个显性基因的配子,因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子代中会出现含有6个显性基因的个体、5个显性基因的个体,4个显性基因的个体,3个显性基因的个体,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对应的高度分别为4×6+2×2=28cm、4×5+2×3=26cm、4×4+2×4=24cm、4×3+2×5=22cm、4×2+2×6=20cm,即表型有5种,B错误;

C、亲本为AaBBccDd和aaBbCCDd,F1中植株高度为24cm的个体是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所占概率为1/2×1/2×1×1/2+1/2×1/2×1×1/4+1/2×1/2×1×1/2+1/2×1/2×1×1/4=3/8,C正确;

D、取F1中28cm个体(含有6个显性基因的个体)与20cm个体(含两个显性基因)杂交,由于28cm个体(含有6个显性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含有两个隐性基因,而20cm个体(含两个显性基因)产生的配子最多含有4个隐性基因,因此形成的子代最多含有6个隐性基因,同时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故子代最矮个体高6×2+2×4=20cm,D正确。故选ACD。


19.【答案】C

【详解】A、转录形成RNA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过程,A错误;

B、若ADAR的作用发生在终止密码子上,则可能使终止密码子变为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因此可能会使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增加,B错误;

C、由于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与DNA结合并催化mRNA特定部位的腺苷基团脱去氨基转变为肌酐,因此经ADAR作用的mRNA中A减少,与正常mRNA相比,分子中(G+C)/(A+U)的比值上升,C正确;

D、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AR)是最常见的RNA修饰工具,对于遗传物质是DNA的生物来说,ADAR对RNA修饰后引发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故选C。


20. 【答案】BD

【详解】A、古DNA和人类的DNA的稳定性很高,又存在差异性,由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破解古DNA的遗传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A正确;

B、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古DNA与现代生物DNA分子的差异,杂合双链区的部分越多,DNA碱基序列的一致性越高,说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碱基序列发生的变化越小,亲缘关系越近,B错误;

C、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C正确;

D、由于DNA本身也存在半衰期,且受温度及其他环境的影响,因此只依据DNA的衰变速度,不可以准确推测出尼安德特人所生存的年代,D错误。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21.【答案】(1)①. 核酸    ②. DNARNA蛋白质   

(2)① 核孔    ②. 0    ③. 选择透过性    ④. 2    ⑤. 发生   

(3)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流动性    ③.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小问1详解】

结构①叶绿体、②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均含有核酸,能够控制蛋白质合成,属于半自主细胞器,该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DNARNA蛋白质。

【小问2详解】

蛋白质是大分子,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核孔,穿过0层生物膜,被转运的蛋白质分子通常必须伸展以穿过膜,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图示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穿过了2层生物膜,该过程蛋白质需要伸展以穿过膜,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小问3详解】

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囊泡可与不同的生物膜融合,这种运输方式依赖于生物膜结构的流动性的特点,该特点主要表现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22.【答案】(1)①. 叶绿素    ②. 光能    ③. NADPH和ATP   

(2)①. t2    ②. t4   

(3)①. 减少    ②. CO2固定过程加快,但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不变   

(4)60

(5)光合色素的含量、二氧化碳浓度

【小问1详解】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因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减弱,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暗反应也随之减弱,最终降低了光合速率。

【小问2详解】

纵坐标氧气释放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可判断,在t1~t2时段,O2释放速率小于零,说明实际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玻璃罩内CO2浓度不断升高,在t2时刻达到最高点。在t2~t4时段,O2释放速率大于零,说明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玻璃罩内CO2浓度不断降低,在t4时刻达到最低点。

【小问3详解】

t4时补充CO2,导致暗反应阶段中的CO2固定过程加快,但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不变,所以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增多,C5的含量减少。

【小问4详解】

若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比t0时增加了64m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相关物质的比例为6O2:C6H12O6,可得出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64×180÷(6×32) =60mg。

【小问5详解】

从该实验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光合色素的含量、二氧化碳浓度等。


23.【答案】(1)①. 减数分裂Ⅰ末期    ②. 减数分裂Ⅱ末期   

(2)①. 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联会和四分体的互换    ②. 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3)带有交换片段的染色体有更高的概率被分配到卵细胞中   

(4)①.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②. 常规

【小问1详解】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末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据图1可知,“逆反”减数分裂Ⅰ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而减数分裂Ⅱ后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因此“逆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末期。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逆反”减数分裂Ⅰ会发生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由于“逆反”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互换、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而在MⅡ(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完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还存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基因重组发生在“逆反”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中。

【小问3详解】

据图2可知,带有交换片段的染色体有更高的概率被分配到卵细胞中,说明“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分配规律能使后代更易产生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原材料。

【小问4详解】

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图示含有五条染色体,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为减数分裂Ⅱ前期,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由于经过减数分裂Ⅰ着丝粒没有断裂,因此属于常规减数分裂过程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24. 【答案】(1)白眼果蝇中雄性多于雌性,白眼雄果蝇的基因的只能从母本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子代雌果蝇   

(2)①. AaXBXb、AaXBY    ②. 8/9   

(3)①. F1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    ②. 长翅灰身:残翅黑身=3:1    ③. 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9:3:3:1

【小问1详解】

果蝇中有红眼(B)和白眼(b)之分,B、b位于X染色体上,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为白眼果蝇中雄性多于雌性,白眼雄果蝇的基因的只能从母本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子代雌果蝇;

【小问2详解】

以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红眼雄果蝇为亲本杂交,F1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F1中灰身:黑身=3:1,灰身为显性性状,F1中雌性个体全为红眼,雄性个体中红眼:白眼=1:1,由此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F1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自由交配,可用配子法,配子类型及比例为2/3A、1/3a,后代中黑身所占比例为1/9,则灰身果蝇占比8/9;

【小问3详解】

为判断控制长翅和残翅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实质上是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用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或者测交的方法,采取了前者,杂交方案为:F1相互交配,观察子代表型及比例;

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会出现基因连锁现象,F1不会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而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F1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灰身:残翅黑身=3:1;

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不位于第Ⅱ号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会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F1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9:3:3:1。


25. 【答案】(1)    ①. 1    ②.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③. 19   

(2)    ①.       ②. 3/4   

(3)显微镜观察F2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4)    ①. 不是    ②. “4+5”核型的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小问1详解】

小鼠为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实验过程①中胚胎干细胞为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胚胎干细胞含1个染色体组。过程②中进行了染色体改造,即染色体1号和2号连接、染色体4号和5号连接,获得了融合染色体,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染色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过程②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正常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由于4号和5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了一条染色体,因此“4+5”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中仅含有19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含有融合染色体的二倍体小鼠,含有19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形成19个正常的四分体。

小问2详解】

只考虑4号、5号染色体和融合染色体时,重接纯合子“4+5”核型的小鼠减数分裂产生的所有配子中都含有一条融合染色体4+5,野生家鼠减数分裂产生的所有配子中都含有一条4号染色体和一条5号染色体,因此这两种配子结合形成的F1个体中,体细胞包括一条融合染色体4+5、一条4号染色体、一条5号染色体。

由题干可知,连接后的染色体仍然能够分别与两条未发生融合的同源染色体进行正常联会,且两两配对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因此F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有1/2的配子含有重接染色体,1/2配子不含有重接染色体,F1代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的F2代中,不含重接染色体的比例为1/2×1/2=1/4,含有重接染色体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4=3/4。

【小问3详解】

由于野生型小鼠与重接杂合子小鼠、重接纯合子小鼠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有所不同,因此利用显微镜观察F2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以迅速判断其是否为野生型。

【小问4详解】

由(2)分析可知,“4+5”核型的小鼠与正常野生型小鼠之间可以进行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即二者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因此“4+5”核型的小鼠不是一个新物种。





因考虑版权因素,本站的一些资料可能将不对外公开下载地址。个别需要下载的生物教师同行,可加入下面的QQ群,索取时请提供相关帖子链接。

高中生物教学QQ交流群:365330776(该群仅接受高中生物教师,加群口令:生物教学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生物教学网 ( 蜀ICP备11022024号|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289号 )

GMT+8, 2024-5-4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